p;秦政也有这个毛病,只不过扶苏被单独拎出来例外了。换成其他儿女,他照样会理所当然地安排他们的一切。
&esp;&esp;秦王却对秦政的心路历程产生了好奇心,他把儿子放到一边让人自己玩,跟秦政探讨起两人的观念差异来。
&esp;&esp;秦政以前没有自我剖析过,秦王问他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习惯,他一时竟也答不上来。所以他认真地沉思了许久,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能性。
&esp;&esp;秦政回答:
&esp;&esp;“或许是阿苏小的时候,朕忽悠了他太多次。”
&esp;&esp;扶苏现在的性格可以说是秦政一手培养出来的,他的所有处事风格都有秦政的影子。别人都以为扶苏要么是自学成才,要么是受先王影响。
&esp;&esp;其实不是,是秦政引导的。
&esp;&esp;扶苏小时候还挺好骗,被个别有用心的宗室骗得以为阿父有了娇妻幼子就不疼他了,还会把他丢去别国为质。
&esp;&esp;秦政后来就觉得儿子不能太好骗,宁愿出去骗人也不能自己吃亏。所以精挑细选了一些先王们的记录给儿子看,让他照着这些人学。
&esp;&esp;什么秦稷的缺德、子楚的腹黑、穆公的伪善,都是他挑出来的。扶苏就是一张白纸,吸收还快,效果特别显著。
&esp;&esp;除此之外,秦政还会在别的方面忽悠儿子。
&esp;&esp;比如发现儿子过于排斥弟妹,就给儿子洗脑,说弟妹以后都是他的牛马,要给他干活的。
&esp;&esp;发现这么说用处不大,立刻改进了说法,变成弟妹都是父亲的牛马,要给父亲分忧的。
&esp;&esp;这下就好用了,扶苏开始认真地抓弟妹们的教育。打压弟妹不让他们进学是不可能的,反而敦促弟妹成才,这样才好早点毕业出来给他阿父干活。
&esp;&esp;这招屡试不爽。
&esp;&esp;觉得扶苏最近不听话了,就装疲惫让儿子心疼,以后就会愧疚地主动改正,绝不再犯。
&esp;&esp;觉得扶苏还不够努力,就跟他说阿父相信你可以的,你不会让阿父失望。小孩绝对打鸡血,再难也要咬牙啃下来。
&esp;&esp;还会跟扶苏说别人家太子如何如何,扶苏就会努力压过对方。反正阿父的太子不能比别家的差,不然要连累阿父被别人嘲笑的。
&esp;&esp;秦政对于利用儿子的爹控达成目的这一点非常驾轻就熟,用过太多次了。
&esp;&esp;次数多了,难免心虚。
&esp;&esp;秦政反省自己:
&esp;&esp;“所以朕觉得应该对阿苏好一点。”
&esp;&esp;秦王:……
&esp;&esp;玄景:……
&esp;&esp;玄景小脸震惊,这都什么无良渣爹洗脑掌控可怜儿子的实录啊?秦梓桑以前过得都是这种日子吗?
&esp;&esp;突然觉得他有点惨了。
&esp;&esp;秦王则是目光游移地看向其他地方,诡异地保持了沉默。
&esp;&esp;因为,他好像也干过类似的事情……
&esp;&esp;就那种跟儿子说朕希望你能学会什么什么,朕的太子不能比别人差云云。玄景还同情别人呢,完全没发现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。
&esp;&esp;秦王的目光和秦政对上。
&esp;&esp;双方了然地各自收回视线。
&esp;&esp;所以说不同世界的同位体,确实就是同一个人,没什么好说的。
&esp;&esp;玄景回去找扶苏征询意见了。
&esp;&esp;秦政回偏殿处理政务,处理到一半突然想起来,其实他跟秦王他们说的理由并不是最初的起因。
&esp;&esp;真要说的话,其实是扶苏小时候情感缺失,对什么事情都没反应。
&esp;&esp;秦政为了治疗儿子,就会不断地问孩子最近想做什么、想要什么、这样行不行、那样好不好。时间长了以后,就形成了习惯,格外注重扶苏的个人想法。
&esp;&esp;他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的,自己和阿苏的感情因此非常亲昵。
&esp;&esp;秦政心想,当初发现孩子的病情后没有放弃他,而是亲自把人接到身边悉心教养,是自己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了。
&esp;&esp;太子宫。
&esp;&esp;玄景在思考要怎么才能说动秦梓桑同意他住进来,那家伙小气吧啦,不一定会答应。
&esp;&esp;但是不住到太子宫,去外头找个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