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好版主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节(2 / 3)

物的,就算发行的比较多问题也不大。”

&esp;&esp;“可是直百钱不行,它是信用钱币,一旦超额发行很容易就会造成钱多的局面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果蜀国不控制发行量,用不了多久直百钱就泛滥不值钱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就好像宝钞,一贯的面额,只能购买六百文的货物。”

&esp;&esp;这揭老底的行为,让朱元璋老脸色有些挂不住,恶狠狠的瞪了陈景恪一眼。

&esp;&esp;不过他也没有真的生气就是。

&esp;&esp;这确实是他的错,对钱不够了解,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政策。

&esp;&esp;现在陈景恪帮他指出来,还说出了解决办法,他心中只有高兴。

&esp;&esp;陈景恪连忙嘿嘿傻笑一声,继续道:

&esp;&esp;“发行的少,解决不了钱荒问题。发行的多,会造成钱多的后果。”

&esp;&esp;“如何计算这个发行量,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,刘巴真正高明之处,就是他懂得如何计算发行量。”

&esp;&esp;“他应该是将这种算法,传授给了蜀汉掌管钱粮的机构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直到蜀汉灭亡,直百钱都没有滥发。”

&esp;&esp;其实,在这里他故意夸大了刘巴的能力。

&esp;&esp;刘巴只是提出了铸造直百钱,没多久就病逝了。

&esp;&esp;蜀国计算发行量,更是子虚乌有之事,完全是陈景恪杜撰的。

&esp;&esp;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蜀国确实没有滥发直百钱。

&esp;&esp;这一点从蜀汉灭亡,直百钱的信用依然没有破产就能看得出来。

&esp;&esp;陈景恪之所以杜撰此事,就是为了提醒朱元璋,宝钞不能滥发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却不知道这些,听到这里激动的道:

&esp;&esp;“你知道这种算法吗?”

&esp;&esp;第52章 解决之法

&esp;&esp;陈景恪摇摇头,道:“臣查阅了所有能查找的资料,没有找到任何线索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很是失望,但又觉得很正常。

&esp;&esp;要是陈景恪连这都会,那就妖孽的有点过头了。

&esp;&esp;“咱会派人翻阅典籍,希望能找到相关记载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连忙提醒道:“其实就算找不到记载也没关系,今人并不比古人差,何必事事依赖古人。”

&esp;&esp;“找来懂钱又懂算学的人加以总结,相信用不了多久,大明也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计算之法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不禁颔首:“此言在理,咱就做两手准备。若能找到记载最好,找不到咱们就自己研究。”

&esp;&esp;这话也基本意味着,他接受了之前的建议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中非常高兴,决定再推上一把:

&esp;&esp;“臣自认为对算学有独到见解,愿意将此学问献于陛下。”

&esp;&esp;对他的博学朱元璋已经麻木了,并没有觉得惊讶,只是道:

&esp;&esp;“好,你就将算学学问写下来,再呈给咱吧。”

&esp;&esp;“是。”

&esp;&esp;“对钱币,你可还有别的发现?”

&esp;&esp;“还有一些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又讲了一些要点,但都是对方才那几个要点的补充,并未再提出什么核心观点。

&esp;&esp;但朱元璋依然听的很用心,这些补充观点,让他对钱的认识更加清晰。

&esp;&esp;心中已经有了改革的方向。

&esp;&esp;直到陈景恪表示讲完了,他才赞道: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,你不错。”

&esp;&esp;“谢陛下夸奖。”

&esp;&esp;“以后有什么想法,直接来找咱和太子就行,不用拐弯抹角,咱又不是听不进谏言的人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心道,真的吗,要不咱们聊聊藩王的问题。

&esp;&esp;“谢陛下,臣知道了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又问道:“算上上一次,你已经帮咱解决了三个大难题。这么大的功劳,当重赏。”

&esp;&esp;“你可有什么想要的?只要不过分,咱都能答应你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正色道:“陛下让一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