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养精蓄锐许久的突厥士兵,可能会代替疲惫之师。
&esp;&esp;他下令所有弓箭手再次向半坡抛射一阵箭雨,然后换上长枪,替换鏖战将近一天的唐军士兵。
&esp;&esp;弩手的弩箭已经射完,他们接过大枪、大盾,换在最前沿。
&esp;&esp;那些预备的铁甲、步兵,都顶到前方。
&esp;&esp;幸亏现在突厥士兵的攻势不是很凌厉,换阵的时候未出差错。
&esp;&esp;士兵们进食、喝水,恢复体力。
&esp;&esp;李瑄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吃完,猛灌一口水,再次上战场。
&esp;&esp;“呜……呜……”
&esp;&esp;残阳如血,余晖落在尸山血海上,令人心有寒气,毛森骨立。
&esp;&esp;突厥撤退号角在此时响起。
&esp;&esp;“呜呜……”
&esp;&esp;他们不给唐军片刻休息的时间,在一波突厥士兵往下撤的时候,另一波突厥士兵已经来到半山腰。
&esp;&esp;唐军只有很少的时间重新布置。
&esp;&esp;铁甲兵们,短暂的休息后,再次来到最前排。
&esp;&esp;“我军已战死一千多人,伤数百人。”
&esp;&esp;王思礼轻声向李瑄汇报。
&esp;&esp;“可恶的张齐丘,如果他听我的计策,两三个时辰前,援军就会到达。如果明天张齐丘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,我不会放过他。”
&esp;&esp;李瑄出言不逊,内心充斥着对张齐丘的不满。
&esp;&esp;他们的阵形是下午开始出现颓势,如果援军能到来,就不至于战死这么多兄弟。
&esp;&esp;丰安军八名衙将,两名留守丰安军城。
&esp;&esp;现在史青战死。另一名衙将郭合苍被矛刺中肩膀受伤,已无力再战。
&esp;&esp;阿史那扶汶被突厥神箭手射中一箭,好在只是射透盔甲,并未伤及本身。
&esp;&esp;看阵前尸骨如山,他们丰安军最少杀死上万名突厥士兵。
&esp;&esp;如果这时候援军到来,突厥必然溃败。
&esp;&esp;“将军,我们的传令兵无法出去。希望援军明早就可到达。”
&esp;&esp;王思礼盼望道:“或者今晚就有骑兵过来支援。”
&esp;&esp;这一战太惨烈,有全军覆没的风险。他不怕死,他只是可惜将军勇谋盖世……
&esp;&esp;“但愿如此!”
&esp;&esp;李瑄握紧腰间的剑柄,而后他站在士兵面前大声喊道:“敌人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,趟着同伴的血液来进攻,必无士气可言。今日,我们人人都建立了跳荡的功勋,何不再进一步呢?跟随本将,用你们的长枪,让敌人丧胆。”
&esp;&esp;“杀!”
&esp;&esp;“杀……”
&esp;&esp;士兵们倍受鼓舞,举枪齐喝,杀气冲天。
&esp;&esp;下方准备攻上来的突厥士兵,和第一波士兵是不同的心态。
&esp;&esp;他们不知道脚下的尸体有几层,或许他们就是新的一层。
&esp;&esp;听到唐军的震天呼声,心中更是惊惧。
&esp;&esp;但他们不得不咬牙前行。
&esp;&esp;突厥小头目们不断地向士兵说着唐军已经没力气,冲过去就是胜利。
&esp;&esp;但脚下的鲜血,像是黏住突厥士兵一样,使突厥士兵举步维艰。
&esp;&esp;颇黎见此情况,立刻发号施令:“谁能取下唐军主将的脑袋,诸酋长向大可汗推其为梅录,并赏赐奴婢百人,牛羊千头。”
&esp;&esp;亲卫们带着这句话,传向四面的突厥士兵。
&esp;&esp;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
&esp;&esp;许多突厥士兵因此点燃血性,咬牙与唐军交锋。
&esp;&esp;双方你来我往,互相突刺。
&esp;&esp;这次攻上来的突厥士兵,没有铁甲。甚至还有大部分无甲。
&esp;&esp;虽然唐军力气未恢复,但在对战的时候,比上午时更游刃有余。
&esp;&esp;李瑄将主要精力放在西、南两面。
&esp;&esp;北面坡陡,是最容易守的。
&esp;&esp;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杀死多少人,他只知道自己常用的槊,出现缺口,变得不再锋利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