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提前做好饭,因为中午刚吃过,苏壹不饿就让沈从仪自己先吃。
拿出阴干完成的烟灰,熬一些猪皮胶,再把猪皮胶里加一些从院子桃树上采集来的桃胶。
其实用鹿角胶是最好的,可惜以苏壹如今的生活水平找不到鹿角,只能用猪皮胶和桃胶的混合物胶。
往烟灰中倒胶和成团,再往里面加入蛋清、麝香、冰片、朱砂、玉屑,再次混合均匀。
一小盆的烟灰,如今就变成不到两个成年人巴掌那么大的黑团子,而且这时候苏壹的手已经被染成了黑色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把做好黑团子,放在一块平木板上,苏壹手里拿着一个锤子,开始反复敲打。
这样的敲打的目的是墨更加充分揉合,并排出其中的空气,到时候墨磨出来的墨口不会有气孔。
苏壹从天明一直捶打到天黑,直到库房里被沈从仪点燃了油灯。
苏壹用袖子擦拭额头上的汗水,感觉手臂酸软的没力气,但是他还是在不停的捶打,一直到手臂酸疼。
苏壹把东西放下,感觉到自己饿了之后就去吃饭。
等他走进灶房,就看见沈从仪守在依稀还有些火星的灶膛前打瞌睡。
见苏壹来了之后,他立马开始烧火。
苏壹看着沈从仪坐在灶前凳子处那瘦瘦小小的身影,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。
“仪哥儿,你还没吃吗?”
沈从仪一边烧火一边道:“我不饿,咱们一起吃。”
说完沈从仪就肚子就咕噜了一声。
苏壹想要捏捏沈从仪头上的小揪揪,又觉得自己的手脏。
“那就麻烦仪哥儿温一下饭,我去洗洗手。”
等苏壹再次回灶房,沈从仪已经把饭热好,并摆在桌子上。
一顿饭十分简单,小米粥,掺面馒头和醋伴豆芽菜。
吃完饭,苏壹又去忙碌,他把墨揪成等量的小剂子,并用秤量一下,而量秤的工作就交给了沈从仪。苏壹把小剂子搓成圆条,放入自己提前雕好的竹子和梅花样式的模具里,压实成型后拿出来。
最后苏壹一共做了三十块,放在盘子里阴干晾晒,并且需要定时给墨条翻面。
苏壹站起身,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,浑身骨节噼里啪啦响。
“仪哥儿,咱们去睡觉。”
沈家人被打(捉虫)
就在苏壹不停捶打墨团的同时,沈家村另一个有八间青砖大瓦的房子里。
银宝突然看向郭里正,“爷爷,你为什么会识字呢?”
此时在银宝面前,正陪着他一块下五子棋的郭文忠愣住了。
昏暗的烛台下,郭里正点算盘的手微微一顿。
郭里正笑着道:“是你太爷爷当初教我识的字,他老人家可是童生呢。”
银宝微微歪了一下头,觉得爷爷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,于是换了一种问法。
“爷爷你为什么要读书?”
银宝这句话直接把郭里正问愣了,就在郭里正思考要怎么回答小孙子的话时,就听见自家二小子开口。
“你小子怎么这么多奇怪的问题,刚刚还闹着要我陪你下五子棋,现在是不想玩了吗?”
银宝看向父亲,“爹你别说话。苏大哥说了,书就像是药,读过书的人才不会傻。爹你没读过书,肯定不如爷爷聪明。”
郭文忠:……啥玩意?其实他也是认识几个字的好不好。
听了小孙子的话,郭里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,他放下自己右手的毛笔。
“苏壹是这么和你说的?”
银宝摇摇头,“苏大哥念了一句诗,他说那句诗就是这个意思。虎子说沈耀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,结果下五子棋还是输。苏大哥就说那是他没有学以…学以致用,读书是要拿来用的,如果不能拿来用,就是学错了。”
郭文忠听完直接愣住了,在一旁坐着纺线的郭婶子和老大老二家的两个媳妇也都愣了。
也就老大家一个十一岁、一个九岁的两个小子正在为一个面人你争我夺的小幅度打闹。
郭里正看向六岁的小孙孙。
“那银宝觉得你苏大哥说的对吗?”
银宝低头,双手抱在身前,“是对的。因为沈哥说,只有读书才能做官,县里的官差都是读书人,就连爷爷你也读书识字。那些人都因为读书变得很厉害,可见读书是件好事。
沈耀祖不厉害,是因为沈耀祖没读对书。后面沈哥还说,如果我读了书,就能变得更聪明,以后说不定能变得像爷爷一样厉害。”
郭里正听到这句话,内心深处既开心又激动。
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“……好孩子。”
银宝微微一愣,觉得爷爷情绪有些不对,他小跑到爷爷面前。
“爷爷怎么了?”
郭里正摸了摸银宝的头,“银宝想去读书吗?”
银宝愣住了,
好版主